首页    PCB金手指磨损/划伤怎么办?揭秘镀金工艺的选择秘诀

PCB金手指磨损/划伤怎么办?揭秘镀金工艺的选择秘诀

创建时间:2025-10-30 14:18

 

      PCB金手指磨损/划伤的本质是一个“工艺选择”问题,而非简单的“质量”问题。要彻底解决它,必须锁定“电镀硬金”工艺,并明确其厚度参数与生产保护要求。这将从根本上保障产品的连接可靠性与使用寿命。

 

      当PCB上的金手指作为“对外连接的桥梁”时,它需要在插拔过程中与连接器不断摩擦。一旦出现磨损或划伤,将直接导致:

 

      ①接触不良:信号传输不稳定,时断时续。

 

      ②阻抗增大:导致功耗增加,甚至发热。

 

      ③完全失效:金箔剥落,露出发黑的镍层,电路彻底断开。

 

      ④客户投诉:产品可靠性遭质疑,严重影响品牌声誉。

 

      解决此问题的核心在于:预防远大于补救

 

      金色的表面处理,行业内存在两种核心工艺:电镀硬金与化学沉金(软金)。前者是通过电解过程沉积的金钴合金,其结构致密,硬度高,专为承受反复摩擦而设计;后者则是通过化学置换反应形成的纯金层,质地柔软,其主要优势在于表面平整和优异的可焊性。

 

      金手指仅仅指定“硬金”还不够。要确保金手指的长期可靠性,必须明确以下三个核心参数:

 

      ①金层厚度:并非越厚越好

 

      消费级电子:通常建议 3-5微英寸(约0.075-0.125μm)。

 

      工业级/汽车级:建议 10-30微英寸(约0.25-0.75μm)。

 

      极高可靠性要求:可达 50微英寸(约1.25μm) 或以上。过厚的金层不仅成本高昂,反而可能因内应力增加导致结合力下降。

 

      ②镍底层厚度:金层的“地基”。

 

      镍层是金与铜之间的屏障,防止铜原子扩散,同时也是主要的承重层。厚度一般要求 100-200微英寸(约2.5-5μm)。镍层不足是导致金层剥落的常见原因!

 

      ③镀金区域:精准的“选择性电镀”

 

      确保采用的是 “选择性电镀硬金” 工艺,即只在金手指区域镀硬金,板内其他区域可采用成本更低的沉金等工艺。这既能保证关键部位的可靠性,又能有效控制整体成本。

 

      对于已磨损的板怎么办?

 

      可以尝试以下方法,但这些均为治标不治本的方案:

 

      ①专业清洁:使用专用的电子接点清洁剂和无尘布,轻轻擦拭金手指表面,去除氧化物和污垢。

      ②评估损伤:在显微镜下检查,如果仅是表面轻微划伤,未露镍层,可清洁后降级使用于非关键场合。

      ③严禁自行镀金:切勿尝试使用“导电笔”或“镀金漆”等产品,它们无法解决耐磨问题,反而会污染连接器,导致更严重的接触不良。

 

      深圳市旦迪科技有限公司,作为PCB工厂,金手指工序是我们品质管控的重中之重,做好生产前期预防,意义远大于后期补救。